當PCB布線發生時,通常情況是當布線穿過一個區域時,由于該區域的布線空間有限,必須使用更精細的線路,并且在穿過該區域后,該線恢復到原來的寬度。線寬的變化將導致阻抗變化,因此發生反射,這對信號有影響。
那么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忽略這種影響,在什么情況下我們必須考慮其影響呢?
這種效應有三個因素:阻抗變化的大小,信號上升時間和窄線上信號的延遲。首先討論阻抗變化的大小。
根據反射系數公式,許多電路的設計要求反射噪聲小于電壓擺幅的5%(與信號上的噪聲預算有關):
阻抗的近似變化率可以如下計算:
您可能知道,電路板上阻抗的典型指標是+/- 10%,其根本原因在于此處。如果阻抗變化僅發生一次,例如,當線寬從8mil變為6mil時,在這種情況下保持6mil寬度,以實現突變信號反射噪聲不超過該噪聲預算的電壓擺幅的5%要求,阻抗變化必須小于10%。這有時很難做到,以FR4板上的微帶線為例,我們計算它。如果線寬為8密耳,則線與參考平面之間的厚度為4密耳,特征阻抗為46.5歐姆。線寬變為6mil后,特征阻抗變為54.2歐姆,阻抗變化率達到20%。反射信號的幅度必然超過標準。至于對信號的影響,它還與信號上升時間和驅動端信號到反射點的延遲有關。但至少這是一個潛在的問題點。
幸運的是,這個問題可以通過阻抗匹配終止來解決。如果阻抗變化發生兩次,例如當線寬從8mil變為6mil時,拉出2cm然后再回到8mil。然后在2cm長6mil寬線的兩個端點處發生反射,一次阻抗變大,發生正反射,然后阻抗變小并且發生負反射。如果兩個反射間隔足夠短,則兩個反射可能相互抵消,從而減少了影響。假設傳輸信號為1V,第一正反射具有0.2V反射,1.2V繼續向前傳輸,第二反射具有-0.2 * 1.2 = 0.24v被反射回來。假設6mil線的長度非常短并且幾乎同時發生兩次反射,則總反射電壓僅為0.04V,小于噪聲預算要求的5%。因此,這種反射是否影響信號,延遲和信號上升時間的影響和阻抗變化是否相關。研究和實驗表明,只要阻抗變化的延遲小于信號上升時間的20%,反射信號就不會引起問題。如果信號上升時間為1ns,那么阻抗變化時的易延消0.2ns對應1.2英寸,并且反射不會引起問題。
也就是說,對于這種情況,6mil寬線的長度只要小于3cm就不成問題。當PCB線寬變化時,應根據實際情況仔細分析,是否引起沖擊。要考慮的參數來自三個:阻抗變化的大小,信號上升時間是多少,以及線寬變化的頸部變化多長。根據以上方法粗略估算,適當預留一定數量的保證金。
如果可能,嘗試減少頸部的長度。需要指出的是,在實際的PCB加工中,參數不能像理論一樣準確,理論上給我們的設計提供指導,但不能復制,不能教條,畢竟這是一種做法科學。估算值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改,并應用于設計。如果你覺得沒經驗,先保守,然后適當調整制造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