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B寬度和厚度:由剛性印刷電路板蝕刻的銅導線的負載流量。注意PCB上元件的高低分布以及PCB的形狀和尺寸對于1盎司和2盎司的電線,考慮到蝕刻方法和銅箔厚度的正常變化以及溫差,允許降低10%的標稱值(在負載電流表中),并且減少組件3用于涂有保護層的印刷電路板組件(基板厚度小于0.032英寸,銅箔厚度超過15%盎司);
浸漬印刷電路板允許減少30%。
PCB線間距:必須確定線的最小間距,以消除相鄰線之間的電壓擊穿或電弧。
間距是可變的,主要取決于以下因素:
1)相鄰導線之間的峰值電壓。
2)大氣壓力(最大操作高度)。
3)使用的涂層。
4)電容耦合參數。臨界阻抗元件或高頻分量通常非常接近,以減少關鍵階段延遲。
應隔離變壓器和電感器以防止耦合;感應信號導體應以直角正交放置;由于磁場運動而產生任何電噪聲的元件應隔離或嚴格安裝,以防止過度振動。
PCB抄板線圖形檢查:
1)電線短而直而不犧牲功能?
2)是否符合電線寬度的限制? 3)電線,電線和安裝孔,電線和焊盤之間......
是否必須保留最小的線間距?
4)是否避免所有導線(包括元件引線)相對靠近平行布局?
5)拉絲時避免的銳角(90℃或小于90℃)?
PCB抄板設計項目檢查項目清單:
1)檢查原理圖的合理性和正確性;
2)檢查原理圖的元件封裝的正確性;
3)強弱電的間距,隔離區的間距;
4)原理圖和PCB圖對應檢查,防止網絡表丟失;
5)組件的包裝是否與物理一致;
6)組件的放置位置是合適的:
7)部件是否易于安裝和拆卸;
8)溫度敏感元件是否太靠近加熱元件;
9)可以產生變壓器元件的距離和方向是合適的;
10)連接器之間的位置是否平滑對應;
11)易于插拔;
12)輸入和輸出;
13)強電弱電;
14)數字模擬是否交錯;
15)上側和下風側部件的布置;
16)方向分量是否被錯誤地翻轉而不是旋轉;
17)元件銷的安裝孔適用,可以方便插入;
18)檢查每個部件的空腳是否正常,是否為泄漏線;
19)檢查上下層同一網表布線是否有孔,焊盤是否通過孔連接,以防止斷線,確保線路的完整性;
20)檢查上下字符放置是否正確合理,不要放置元件蓋字符,以方便焊接或維護人員的操作;
21)上層和下層線的非常重要的連接不僅應該與直接堵塞元件的墊連接,最好也與穿孔連接相連;
22)插座中的電源和信號線的布置應確保信號的完整性和抗干擾性;
23)注意焊盤和焊孔的適當比例;
24)插頭盡可能放置在PCB板的邊緣,操作方便;
25)檢查元件標簽是否與元件一致,每個元件放置在盡可能相同的方向并放置整齊;
26)在不違反設計規則的情況下,電源和地線應盡可能粗體;
27)一般情況下,上層采取水平線,下層采取垂直線,倒角不小于90度;
)PCB抄板上安裝孔的尺寸和分布適合于最小化PCB的彎曲應力; 2
9)注意PCB抄板上元件的高低分布以及PCB的形狀和尺寸,以確保易于組裝。